第十六章:冷眼旁观-《大宋诡案录之九霄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想到如此一来,反而是害了容旭。太后见顾长明不言语,没有要直接接下这个棘手悬案的意思:“怎么了,关键时候你也胆怯懦弱了?”

    “太后为什么选中了我?”顾长明反问道,不说朝中官员,太后身边的亲信侍卫颇多。便是司徒岸看起来也比他更适合担当此任。

    “因为哀家有直觉,交给你此事才能有大圆满。”太后的嗓子发哑,语气却是强硬不容辩解,“如果你替哀家办成此事,哀家也会许你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人没什么野心,一路走走看看就好,实在不敢要求太后为我做些什么。”顾长明说得太婉转,方才太后一句话等于是赦免了整个长春宫上下数十条人命,他心口微微一松。如果不是这样,他是不是会求太后一个恩典?

    “哀家不是要为你做什么,你是年少出名,鲜衣怒马的日子过得何等逍遥。哀家要许给你的,是你想要知道却百思不得其解的。”太后走到容旭的尸身边,深深看一眼,拉开白色的绸布把整具尸体掩盖起来,“哪怕不是太后,一个母亲想找到害死自己儿子的真凶,长明公子也是选择冷眼旁观吗?”

    “太后,我不是朝中之人,也不能随意进宫,真的不是很适合担当重任,而并非是有意推辞。”顾长明不想太后误会,主要太后方才那段话,情真意切,只差声泪俱下,不忍拒绝。

    “如果哀家说,你找到孩子容旭的真凶,哀家就把你父亲顾武铎的下落告诉你呢?”太后的话像是一道炸雷,响彻在顾长明的耳边。

    他找过不少父亲可能去的地方,不要说线索了,连蛛丝马迹都没有。顾长明曾经揣测过,父亲的意外失踪可能与皇上有关,但是诶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,谁也不可能冲到宫里去质问皇上的。

    太后的这句话等于是坐实了他的想法,他飞快斟酌一下后想要再次确定:“太后果真知道家父的下落,家父如今可还安好?”

    “顾武铎的本事,你当儿子的应该很清楚,所以他目前还活着。”太后用词很谨慎,明明可以说活得很好,话到嘴边却只是一句还活着。让顾长明的一颗心七上八下始终放不平稳,然而太后毕竟是太后,不会撒谎来求得顾长明的帮助,“哀家得到的一点线索是,容旭身边的那条西域犬不是朝中官员所送,也不是宫中的人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大型犬肯定不会来自正规的渠道。让顾长明吃惊的是,太后这样想要抓到凶手,肯定是布下天罗地网的搜查,得到的线索却少得可怜。

    “你明白哀家为什么要你去找真凶了吗?真凶不在宫里,不在哀家能够触手的范围之内。而你始终在宫外行走,能够比别人走得更远,看得更广。哀家感觉到事情不会因为容旭的死而结束,他们花了这样的精力,这样的手段,不过是害死一个不管事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,根本没有意义。”太后直视着顾长明,不是咄咄逼人,而是说得合情合理,“如果下一步会威胁到皇上的话呢,我们到那个时候再想要要阻拦,还有什么用?”

    顾长明深吸一口气:“太后教训的极是,是我的目光短浅,只看到眼前,而没有想到后面的这些更深的细节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