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傻柱:“我教红烧肉!保证肥而不腻!” 许大茂:“我教用智能手环,包教包会!” 槐花:“我教……教机器人跳舞!” 王主任看着这热闹场面,对周阳说:“周叔,您这院儿真是块宝地,干啥成啥。” 周阳笑着说:“不是宝地,是人心齐。您看这院里的人,吵归吵,闹归闹,真有事的时候,心都往一块儿想。” 正说着,汉斯的视频电话打来了,他举着手机在柏林的中国超市转圈:“周先生,你们看!傻柱牌饼干在这里上架了,德国人都爱吃!” 屏幕里,货架上的饼干盒印着四合院的照片,旁边还摆着许大茂的智能花盆。傻柱凑过去看,激动得脸都红了:“真的假的?我这饼干……走出国门了?” “不光饼干,”汉斯笑着说,“下个月我的助老机器人就要量产了,用的是你们的平衡算法,上面还刻着槐花设计的小花图案,肯定能大卖!” 槐花举着她的新发明——一个能自动捡垃圾的机器人,对着屏幕喊:“汉斯叔叔,等我的新机器人做好了,也卖到德国去!” 汉斯连连点头:“一言为定!到时候我给你办个专场发布会!” 挂了电话,院里的人更兴奋了。二大爷非要拉着周阳下盘棋,说“赢了的人负责给汉斯回信”;三大爷则拉着傻柱算饼干的利润,说“得给科普角留三成”;许大茂抱着他的智能花盆,说要设计“中德双语版”,让德国老太太也能看懂。 夕阳西下,金色的光洒在小花园的喷泉水珠上,像撒了把星星。周阳坐在新安装的智能长椅上,看着槐花和几个孩子追着她的垃圾机器人跑,看着三大爷和二大爷在棋盘上争得面红耳赤,看着傻柱和秦淮茹在活动中心的厨房忙活,看着许大茂对着手机给德国客户介绍产品……忽然觉得,这四合院的故事,就像那喷泉的水,流走了旧时光,又涌来了新日子,永远也停不下来。 晚上,活动中心第一次亮灯,暖黄的光从玻璃窗里透出来,映着外面的月季花,温柔得像幅画。院里的人聚在小广场上,傻柱支起了烧烤架,许大茂搬来了投影仪,要放槐花在德国比赛的录像。 三大爷突然想起什么,拉着周阳往花池走:“你看我这月季,刚打了花苞,等开了花,就移栽到小花园去,保证是最艳的那一丛。” 二大爷也跟过来,指着假山说:“我打算在这儿种点爬山虎,明年夏天就能爬满,比凉亭还凉快。” 傻柱端着烤串过来:“等爬山虎爬满了,我就在下面支桌子,给大伙烤全羊!” 许大茂:“我给羊装个智能温度计,保证烤得外焦里嫩!” 槐花举着棉花糖跑过来,糖丝在灯光下闪闪发亮:“等我长大了,要给咱院盖个机器人博物馆,把所有发明都放进去!” 周阳看着他们,忽然想起刚搬进这院时,有人说这老破小早晚得拆。可现在呢,它不仅没拆,还成了全北京最让人羡慕的四合院。他知道,这不是因为装了多少智能设备,盖了多少新建筑,而是因为这里的人,心里都揣着一团火,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,把情分处得踏踏实实。 夜渐渐深了,烧烤的香味和月季的花香混在一起,投影仪里传来槐花领奖时的欢呼声。周阳靠在长椅上,听着院里的笑声、说话声、碰杯声,忽然觉得,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日子——有老有少,有说有笑,有旧时光的暖,也有新日子的甜。 深秋的风卷着几片银杏叶掠过四合院的灰瓦,三大爷蹲在新落成的小花园里,正给移栽的月季搭防风架。他手里的竹条削得溜尖,每根都量着尺寸截成等长,嘴里还念叨着:“间距五寸,斜度三十度,这样既挡风又透光,明年准能开成花墙。” 槐花背着书包从外面跑进来,红领巾歪在脖子上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奖状。“三大爷!”她举着奖状往花池边凑,“我作文拿了奖,写的是咱院的小花园!” 三大爷直起腰,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,眯着眼瞅那奖状:“《我家院里的智能花园》……这题目好!快给我念念,写没写我搭的这花架?” “写了写了,”槐花清了清嗓子,“‘三大爷的花架像乐谱上的音符,月季藤顺着竹条爬,春天就会唱出花的歌’……老师说这是比喻句,得小红花了!” “好!好!”三大爷乐得直搓手,从兜里掏出颗水果糖塞给槐花,“这糖是我孙子来看我带的,进口的,甜着呢。回头把你这作文贴科普角墙上,比许大茂那智能花盆广告好看。” 正说着,傻柱端着个大瓷盆从厨房出来,盆里是刚腌好的酸菜,酸香漫了半条胡同。“老纪,帮我看看这酸菜腌得咋样,”他把盆往石桌上一放,“按张奶奶教的法子,放了花椒和姜片,说是能放一冬天。” 三大爷捏起根酸菜梗尝了尝,咂咂嘴:“酸度够,但盐放少了,得多加两把。我给你算笔账,这五十斤白菜,得配半斤盐,少一钱都容易坏,到时候别说过冬,过霜降就得烂。” “听您的!”傻柱赶紧往盆里撒盐,“等腌好了,先给您送一大碗,就着您的二锅头,绝了。” 二大爷提着鸟笼从活动中心出来,鸟笼上的智能温度计显示“12℃,适宜晒太阳”。“哟,这是啥好事?”他把鸟笼往花园的石桌上一挂,画眉鸟扑棱棱飞了两圈,“老纪你今儿没算退休金理财?傻柱你没琢磨新菜谱?” “槐花作文得奖了!”两人异口同声道。 二大爷凑过去看奖状,下巴抬得老高:“写花园咋能不提我的鸟?这画眉每天早上在花园唱歌,那可是活闹钟,比许大茂那智能音箱好听多了。” “您那鸟叫得再好听,能自动浇水吗?”许大茂扛着个纸箱从院门口进来,里面是新到的智能花盆,“我这新款花盆带土壤检测功能,能测酸碱度,三大爷您的月季再也不用担心烂根了。” “我才不用那玩意儿,”三大爷梗着脖子,“我用舌头舔舔土就知道缺啥肥,比你那芯片准!” 众人正拌嘴,周阳踩着满地银杏叶进来了,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。“都过来,”他扬了扬信封,“区里给咱院寄了封信,说要评‘全国文明社区’,让咱准备材料。” “全国的?”二大爷眼睛一亮,“那得把我的鸟写上,就说‘文明社区里的文明鸟’。” “得写我的酸菜,”傻柱抢话,“全国人民都爱吃酸菜,这叫‘舌尖上的文明’。” 许大茂:“写我的智能设备,证明咱院又传统又现代。” 三大爷:“写我的养花经,这叫‘生态文明’。” 槐花举着作文本:“写我的作文,老师说这是‘新时代的四合院故事’。” 周阳笑着摆摆手:“都写都写,让囡囡整理一下,配上照片,保证比别的社区材料好看。对了,区里说下礼拜要来考察,咱得把院儿再拾掇拾掇,尤其是那几棵老槐树,枯枝得剪剪。” “我来剪!”傻柱撸起袖子,“我以前在工厂干过木工,这活儿我熟。” “我来扫地,”秦淮茹端着盆刚洗好的床单出来,“把落叶扫干净,再撒点水,看着亮堂。” “我来给鸟笼消毒,”二大爷摸着鸟笼,“可不能让考察的人觉得咱不讲卫生。” 许大茂:“我给所有智能设备做个系统升级,保证反应比谁都快。” 三大爷:“我给月季施点肥,争取考察时能开两朵,添点颜色。” 第(2/3)页